會計人天天頭痛的會計分錄,今天一次給大家總結出來,很實用。 一.補貼收入”在會計報表如何設置問題 對企業收到即征即退、先征后退、先征后返的增值稅,現行財會規定,應通過“補貼收入”會計科目來反映。 “補貼收入”科目屬“損益表”科目,而該科目反映的經濟業務只在“損益表”中反映,期末無余額。損益表中無“補貼收入”項目,可在“其它業務利潤”項目中反映。 二.被稅局檢查需要補交的所得稅處理 1)調整應交所得稅 借: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貸: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2)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余額轉入利潤分配 借: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貸:以前年度損益調整 3)補交稅款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對查補的前年度的企業所得稅,在編制損益表時,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項目來反映。 三.促銷品的賬務處理問題 在促銷時把一些商品按進價贈送給消費者使用 小規模納稅人: 借:營業支出/銷售費用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四.購進貨物發生收料在前、付款在后或發票未到的賬務處理問題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暫估應付款 下月初用紅字沖銷; 收到票時: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五.購買材料發生不合理損耗的賬務處理問題 (比如采購油) 1)購油時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應付賬款 2)發現不合理損耗時,假設是屬于未查明原因的: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貸: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六.款已付清但發票未到如何賬務處理 1)外購貨物已驗收入庫,貨款已付清,但購貨增值稅專用發票未到,可先按實際付款額。 借:“庫存商品”等科目 貸:“銀行存款”科目 2)待取得專用發票時,用紅字沖銷上述分錄,再按專用發票上注明的金額、稅額。 借:原材料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七.銷售邊角廢料取得的收入是否需計征增值稅、所得稅及會計處理問題 1)企業處理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邊角廢料時,應將處理的邊角廢料所取得的收入,計算繳納增值稅,并開具發票。所作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或應收賬款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 其它業務收入 2)年末,應將其它業務收入轉入本年利潤,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會計分錄為: 借:其它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八.銷售貨物開具發票與按計稅價計算增值稅出現賬款不相符如何處理問題 借:銀行存款 貸:產品銷售收入 應交稅金--銷項稅 但交稅時,稅所按“收入”來計算稅金,如稅金與原發票相差1分,入賬時在增值稅賬簿里貸方余額為1分。請問該如何調賬? 結轉: 借:其它應付款--現金長款 0.01元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0.01元 借:現金0.01元 貸:其它應付款--現金長款 0.01元 處理:經批準后作營業外收入處理: 借:其它應付款--現金長款 0.01元 貸:營業外收入 0.01元 九.供貨方當月發出商品但當月并不開具銷售發票會計如何處理 購銷雙方合同約定“發貨后三個月收款”的,專用發票的開具時間為“合同約定收款日期的當天”。賬務處理如下: 1)發出商品時, 借: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貸:庫存商品 2)開出發票時, 借:應收賬款--××公司 貸: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商品銷售收入 同時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借:商品銷售成本 貸:分期收款發出商品 3)收到貨款時,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賬款--××公司 十.超額列支工資等致使少納所得稅被查補的會計處理問題 某公司因xx年度稅前列支工資,招待應酬費等超支,當地稅務部門對我公司超額部分按13.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同時作5000元罰款,請問分錄如何處理(我公司從97年開業至今,未有利潤)。 由于超額列支了工資、交際應酬費,當地稅務機關對你公司作出了補稅罰款的處理決定,所作會計分錄為: 計提所得稅時, 借:所得稅 貸:應交稅金 支付罰款時, 借:利潤分配--稅收罰款 5000 貸:銀行存款 5000 繳交稅金時, 借: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 貸:銀行存款 十一.銷售貨物發生折讓、購買方如何進行賬務處理問題 企業銷售貨物發生折讓時,在銷售方開具回折讓紅字發票時,購貨方相關賬務處理如下: 1)如商品尚未驗收入庫,則作紅字分錄 借:物資采購(紅字)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等(紅字) 2)如商品已驗收入庫,采用進價核算的,則作紅字分錄: 借:庫存商品(紅字)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紅字) 貸:應付賬款等(紅字) 采用售價核算的,還應調整“商品進銷差價”科目。 十二.企業用自產貨物用作福利發放給職工的賬務處理問題 企業用自產的貨物用作福利發放給職工,根據現行增值稅法規規定,應視同銷售貨物處理,計算應交增值稅。賬務處理為: 借:應付福利費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同類產品售價×數量×17%) 庫存商品(成本價×數量) 該項業務實際上并沒有發生銷售,因此不需作收入分錄,不需開具銷售發票,也不需在損益表中反映. 在日常經濟業務當中,收取貨款的時候,一些貨款的零頭尾數部分未收取,如幾角錢、幾分錢等,對這部分未收取的零頭尾數,應該怎樣作賬務處理?是將其記入管理費用還是記入財務費用? 按會計的重要性原則,未收回的幾元錢、幾角錢、幾分錢的貨款零頭尾數,為次要的會計事項,可適當簡化處理,列入管理費用即可。 十四.代墊運費的稅務及賬務處理問題 借:其它應收款--墊支運費--XX單位 貸:銀行存款等 收到款項時: 借:銀行存款等 貸:其它應收款--墊支運費--XX單位 十五.購進貨物在途中發生損失的稅務及財務處理問題 某公司問購進一批商品,總價(含稅)3萬元,已付款,(公司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途中被盜。請問: ①進項稅發票可否去稅局抵扣? ②商品無入庫存,會計分錄該如何寫? ③商品的貨價(假設進項稅可抵扣)屬非正常損失,可否直接在本年的稅前利潤沖減? 公司購進貨物在途中被盜,屬非正常損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非正常損失的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規定,你公司購進貨物途中被盜,則貨物所含進項稅額不能申報抵扣。 有關賬務處理如下: 1)購進貨物付款時: 借: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銀行存款 2)確認購進貨物被盜后 借:待處理財產損益--待處理流動資產損益 貸:材料采購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十六.年審時補交的稅金應賬務如何處理 年審時,企業應將當年發生的應交未交稅金, 借:應交稅金--應交××稅 貨:應交稅金--未交××稅 補稅上交時, 借:應交稅金--未交××稅 十七.沒有取得發票的固定資產是否可以評估入賬 《企業會計制度》第二十七條規定:固定資產在取得時,應按取得時的成本入賬。取得時的成本包括買價、進口關稅、運輸和保險等相關費用,以及為使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所必要的支出。固定資產取得時的成本應當根據具體情況分別確定。若無法取得固定資產購置時的正規發票等真實憑據,可以評估入賬,并可以按照評估入賬的價值計提折舊,但是在稅務處理上不能在稅前扣除。 十八.免征的稅款是否每月都要做賬務處理
十三.未收取貨款零頭尾數的財務處理問題
雖然會計上沒有明確規定每月免征的增值稅款一定要按月做賬務處理,但為加強財務管理,應按月做賬務處理,分錄處理提供以下參考:
結轉免稅產品銷項稅額: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結轉免繳增值稅額:
借: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減免稅款)
貸:補貼收入